新闻动态

“超限效应”:长大后没出息的孩子,承受了母亲的三种格局

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3:01    点击次数:178

在心理学上,有一种现象叫“超限效应”。

意思是说,一个人接受过多的刺激或者作用时间太长,会引发逆反心理。

类似于古人说的“过犹不及”。

家里的母亲,承担了相夫教子的主要任务,在教育孩子方面,总是不停地逼着孩子要如何。表面上是母亲在给孩子做人生规划,其实是母亲在按压孩子。

孩子和母亲之间,无法形成良性互动,那就会互相消耗,因此教育很失败,孩子未来堪忧。

以下几种格局,很多母亲都有,一定要尽早改正。

图片

01

“什么都要往前赶”的母亲,养不出从容成长的孩子。

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,这是很多母亲的想法。

母亲很担忧,若是孩子起步就晚了一点,以后要迎头赶上,或者反超,就非常困难。

母亲认为,与其被动挨打,不如主动出击。比别人出发早一点,那么胜算就大一些。冲着这样的目标,母亲会安排孩子“什么都往前赶”。

不知不觉,母亲就成为了那个“拔苗助长”的人。

在知乎上,有一个讨论性的问题:小孩子从小学跳舞弹琴有什么意义?

作为正方,网友“Odk”认为,孩子从小学习艺术类型的东西,可以锻炼意志力,塑造好的体型,培养审美观,增加身体柔韧性等。

作为反方,网友“Vivi喂喂”认为,很多家庭,耗费大量的钱财,让孩子学习歌舞,乐器,滋生了一个庞大的产业,但是真正在这个行业里混出名堂的人,寥寥无几。

孩子本身是否适合学舞蹈乐器?由不得孩子思考,都是家长一厢情愿。

至于孩子学得如何,往往是一句话概括了——比同龄人多学了一点,感觉还不错。

说具体一点,举个例子:很多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,学习钢琴,过了十级,之后就不了了之。孩子成年后,大多是什么都忘了。

有人说:“过早消耗孩子,就是透支孩子的时间资源。”

在古代,有很多的神童,比同龄人更成熟,但是结果却令人唏嘘。

唐朝的王勃,十六岁就做了公务员。但是心智不够成熟,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政治。凭借自己的兴趣,给沛王写了《檄英王鸡文》,引发唐高宗愤怒,赶出京城,人生从此一落千丈。

母亲,记住一句话:“等一等,让灵魂追上脚步。”

根据孩子的特点,按照不同的年纪,做不同的引导。让学习和年龄同步强行,人生才不会跌跌撞撞。

图片

02

“什么都要比别人强”的母亲,养不出自信成长的孩子。

很多人看过寇准成长的故事。

寇准小时候,喜欢飞鹰、走狗,和玩伴嬉闹。

母亲生气了,拿起秤砣,砸伤了寇准的脚。

此后,寇准被母亲吓住了,努力学习,终于成为了一代名相。

以此看来,名师出高徒,棍棒出孝子。

一定不能溺爱孩子,要逼着孩子强大。这成为了很多家庭的共识。

可是,不管母亲如何逼迫孩子,孩子是不会成为天下第一人的,总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。

过分要强的母亲,反而会让孩子干什么,都不尽人意。

俗话说:“人比人,差一截;强中更有强中手。”

孩子一次次和人比,一次次比人差;孩子再努力,也不会满足母亲的期待。这就让孩子一直失落。这是孩子自卑感形成的过程。

爱迪生说过:“登高必自卑,自视太高不能达到成功,因而成功者必须培养泰然心态,凡事专注,这才是成功的要点。”

总是朝着高处看,自己一直在底层,那就一直自卑。没有自信心的孩子,做事情一开始,就觉得要失败,结果就大概率要失败。

孩子的成长,真的不是什么都比人强大,而是慢慢超越自己。

一个很普通的孩子,今天学会了几个英语单词,那就超越了昨天的自己。这就值得母亲多去鼓励。至于人家学会了一百个单词,那是人家。母亲,要以此类推,懂得鼓励教育。

图片

03

“什么都要圆满”的母亲,养不出轻松成长的孩子。

孩子是没有办法满足母亲的期待的。

母亲设定的人生标准,孩子大概率是完不成。

很多孩子,从小确实有天赋,被母亲认定为清华北大的材料。

回到现实,我们会发现,有天赋的孩子,不仅仅是你家一个,多去了。

看过这样一种描述:孩子进入高中第一个月,认为自己上名牌大学,无压力;孩子经过月考,认为自己轻轻松松上重点本科;孩子到了高三,发现上普通本科都不轻松。

确实,孩子成长的路,越往后越难,并不是如初设计的那样。

有一句禅语:“残缺便是圆满。”

人生就像月亮一样,亏了,满了。不管怎样,都会积极向上,努力圆满。这就对了。

走在奔赴圆满的路上,比圆满的状态,更为重要。

人生本是一个过程,为什么母亲却要孩子直接去寻找最后的答案呢?

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的过程,就算跌倒了,那也是一份特别的礼物。这样教育,孩子就轻松多了。

图片

04

人的一生,能量是有限的,不要在小时候,就消耗殆尽了。

母亲在孩子身边,过分释放自己的能量,又会和孩子的能量互相消耗。

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“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,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。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,这种道德上的自勉。”

诚然,常常鼓掌的母亲,培养了自信的孩子。

眼神有光的母亲,培养了潜能无限的孩子。

放慢脚步的母亲,培养了从容的孩子。

接纳普通的母亲,培养了轻松的孩子。

母亲最好的格局,应该是允许孩子,是开在晚春的花。

作者:布衣粗食。
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加拿大pc玩法教程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